撰文/葉欣;攝影/Nini
值此冬末春初,柑橘已屆收成的時節。我與「十里方圓合作社」的理事們以及工作小組,一同拜訪彭世寶先生經營的「欣桔園農場」。才進入果園沒多久,入口處木欄上的一列椪柑,便迎向我們招手,而彭先生也面掛笑容,熱情地邀請大家品嚐柑橘的風味。

(圖一)一列椪柑入口處向我們招手。
在我們還沒到訪果園前,彭先生早已將「椪柑」、「綠皮砂糖橘」、「黃金砂糖橘」、「金桔」、「帝王柑」陳列於桌上。彭先生和我們說明,近年來,農業改良場進口合法枝條,並嘗試嫁接,研發出許多柑橘品種,農友們也積極跟上栽種這些品種的潮流。
這些從果園中採摘下來的柑橘品種不一,形色互異。砂糖橘形態輕巧,粒粒滋味甘美,在市面上並不普遍;盒裝金桔小巧可愛,清洗後,即可連皮入口;帝王柑皮薄如柳丁,但口味並不酸澀,而果肉鮮嫩多汁。儘管各有特點,但這個共通之處不容忽視──這些柑橘甘甜飽滿,滋味令人驚豔。柑橘入口,我們都欣喜萬分,甚至必須對自己先入為主的「外貌協會」觀念感到慚愧。
(圖二)彭先生向我們展示用來裝售的椪柑、綠皮砂糖橘、金桔。
原來,果實的表皮黝黑,是受到「銹蜱」(又稱「銹螨」)這類昆蟲的影響。柑橘本身的香味來自於精油,銹蜱正是專吃精油,因而導致果皮發黑,致生褐色斑紋。為了驅逐銹蜱,有些農友選擇噴灑農藥,間接造成生態平衡問題,比如說,對於銹蜱的「剋星」瓢蟲的存續而言,便可能帶來不利影響。
彭先生說,銹蜱並不影響果肉品質,水分依然能飽滿充沛。但像他這樣不噴灑農藥,以友善土地方式種植的果園經營者,出產的便盡是「醜橘子」。然而在不減營養成分的情況下,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,也意味著食用的安心與放心。
「你看我的橘子漂亮嗎?賣的話有人要嗎?當然有特定的人要(買),但要慢慢建立(客源)。」彭先生特意幫自己的柑橘做產銷履歷證書,安排審認通過,於是,認可「醜橘子」的顧客得以追本溯源,親訪欣桔園採果,目的就是安全又好吃的「黑柑」。
(圖三)欣桔園農場主人彭先生與十里方圓合作社理事、清華同學團隊分享經營果園的經驗。
原本在台北上班的彭先生退休後回到北埔接手父親的農場,採用休閒觀光果園的經營路線,讓消費者能來到現場採摘和購買水果,因此逐漸累積客源、培養常客。然而,提到在人手安排上的困擾時,彭先生表示,雖然在每季水果產量中,約有二分之一能向既有顧客銷售出去,也能親自或藉手足之力,在內灣、楊梅佈置銷售點,但因成本考量,其餘產品難以單件或少量形式專程銷售和配送。
這些柑橘之所以甘美飽滿,鮮嫩滋潤,不僅是得益於氣候、適合的環境,彭先生在農業知識和經驗上的累積,以及栽種、剪枝、作物管理、對治果蠅的辛勤和努力,也同樣功不可沒。彭世寶先生經營自家農場暨觀光果園,採友善土地的方式種植作物,並取得產銷履歷驗證通過。若您有意享健康、嚐美味,在「十里方圓合作社」對永續理念的支持,以及共有、共享機制下,歡迎您參與這一季的共同購買活動,在今年新春時節,享用這些外觀雖不如市面上亮眼,但已經開始飄香的柑橘好風味哦!
【北埔欣桔園柑橘訂購表單】https://docs.google.com/forms/d/e/1FAIpQLSeMP3_g6hO3Ar32jZYlW8ppElZEb46yQQF0L9jZ34guMQ3GFQ/viewform

(圖)彭先生以罩蚊帳的方式對治東方果實蠅對果樹的危害。
Comments